2022年3月,长春爆发严重疫情,紧急封城,整座城市按下了暂停健。新葡的京集团8814教工第五党支部/病理学系暨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作为新葡的京集团8814样板支部、“双带头人”工作室,全体同志在疫情面前思想不松懈,行动不迟缓,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,迅速投入到各项工作当中。
一、教学上努力创精品、思政上润物入心灵
3月8日晚接到学校紧急通知,教学全部转为线上授课。当天夜里,病理学系教学团队召开紧急会议,研讨应对措施。以支部党员王医术(学系主任)、支部书记何旭(教学组长)为核心的教师团队在第一时间行动起来,利用自建的国家一流线上课程、国家精品资源课程等线上资源,创新打造了基于“超星学习通”平台“同步课堂+腾讯会议”相结合的线上教学新模式。该模式不但可以进行主题讨论、随堂测试等教学活动,还能使教师出镜、师生连麦互动等课堂实景在线上再现,实现了线下智慧课堂的线上翻转。在线下教学转线上的短短几天内,病理教学团队多次培训、演练、实践、反馈、总结、探讨、再培训、再演练、再实践,真正做到了管理有秩序、课堂有亮点、反馈有回应、线上有总结。线上授课迅速迭代成熟,不但“数量不减,质量不降”,还摸索创新了数字化切片和3D大体标本虚拟实验课堂,以及“两端三平台”多维混合教学新模式。病理课线上教学以优质保成效,用创新求突围,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。张希校长对王医术老师的授课给予了高度评价:“教学系统操作熟练,抢答环节设计得好,课堂氛围很好......”。王医术教授团队获“超星杯”第二届吉林省本科高校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。
疫情形势严峻如山,支部紧急召开了病理学系线上经验交流及思政工作会议,组织老师们探讨如何运用线上课程思政手段鼓舞学生的抗疫斗志,关爱学生的生活,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。线上课程思政采用创新方法,避免了生硬灌输政治思想,力求结合实际讲,尊重规律讲,声光视讯讲,平和自然讲,达到了“润物无声,深入心灵”的思政效果。在教学一线的全体老师同心努力下,病理学系线上教学做到了四个到位——课程课件到位、教学质量到位、网络技术到位、思政宣传到位,为圆满完成疫情时期教学任务而拼搏。在医学部的在线教学情况学生调查问卷中,《病理学》线上课程被评为“学生最满意线上课程”,这是对疫情特殊时期我们本职工作的最高肯定。
二、工作中党员做先锋
4月8日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接到教育部线上第二轮检查通知。支部党员都是实验室的骨干成员,立即行动起来,在支部党员辛颖同志(重点实验室主任)的带领下,按照学院党委部署,准备并完善各种汇报材料,通力合作,克服困难,协力完成了教育部的线上检查工作。
在有关新冠肺炎的科研工作中,支部的党员同志率先垂范、不计利害、遇事向前。已至古稀之年的老党员李玉林教授,冒着高度的感染风险,带领党员同志们进行了恒河猴新冠病理学相关研究。他一丝不苟地带头进行科研工作,极大振奋了科研团队的精神,为协力完成新冠科研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抗疫期间,支部有10多名同志踊跃捐款,其中3人已多次捐款。本学期病理学教学团队共有14位老师,其中王医术、李艳茹等8位同志的家属均在医院工作。由于连续的闭环管理,他们之中甚至有人一个多月没回过家,尽管如此,这些同志仍然以忘我的热情奋战在线上教学的第一线。尤其是王医术同志每日关心疫情的变化,关心在医院闭环工作的丈夫,关心自家备战高考的孩子,更关心自己的500多名学生。
三、志愿者勇于逆行敢于担当
在学院发出招募志愿者储备人员通知的第一时间,支部的苏学今、张海英、翟颖仙、董超四位同志立即报名成为志愿者。其中,苏学今老师10月份即将退休,而且身体不好,即便如此,他在招募的半个小时内就报了名。他说:“强烈要求给我报名,请领导放心!”
在2022年3月11日封校第一天,支部的张海英老师就向所在社区申请做志愿者工作,直到4月28日长春解封,她一直在为小区居民采集核酸。在她的志愿者日记中写道:“2022.4.3今天协同梅河口支援的朋友们入户采核酸。他们早上五点多穿上防护服,就没有吃过喝过,没有上厕所。我除了感动,还有心疼!特殊时期,请大家握紧援助之手,齐心协力,快快走出沼泽!”
行动是最好的证明。作为师者,在最晦暗的时刻,用“大白”擎起光明。这些无私无畏的最美逆行者,正在用行动教导学生,什么是读书之用,什么是教育之本。此次疫情来势很猛,抗疫斗争不是演习,更不是儿戏,这是没有硝烟的战争,是对所有组织和个人的一次全方位的大考。哪里有困难,哪里就有共产党员,哪里就有党旗飘扬。新葡的京集团8814教工第五党支部全体同志在学校、学院党委的领导下,不等不靠、任劳任怨、上下一心、彼此激励、凝心聚力、共克时艰,为学校疫情防控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。